1. 呼叫小說
  2. 部落到帝國
  3. 第5章 手套蓑草
子仲 作品

第5章 手套蓑草

    

朝霞燦燦,如金色的紗幔灑在村寨廣場上,為一排排木架子披上了一層迷人的光輝。

架子上,羊皮、鹿皮、狐狸皮、貂皮、兔毛皮、狼皮、黃鼠狼皮、鬆鼠皮等大大小小的皮毛,宛如絢麗的綵緞,一共三十多張。

清新的晨風輕輕拂過,帶來了山林的香氣,也讓這些皮毛微微擺動,彷彿在展示著它們的柔軟與堅韌。

遠處,青山如黛,綠樹成蔭,與這片寧靜的村寨廣場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。

這些皮毛皆是狩獵隊從獵物身上剝下的,部落人會用它們縫製保暖的衣物,以抵禦寒冬的侵襲。

首先,他們會將皮毛清洗乾淨,去除雜質和血跡。

然後,將皮毛放在陽光下晾乾,使其變得乾燥柔軟。

接下來,根據不同的皮毛材質和設計要求,用刀具將皮毛裁剪成合適的形狀和大小。

在縫製過程中,部落人會使用特殊的針法,將皮毛緊密地縫合在一起,確保衣物的保暖性和耐用性。

最後,經過精心的製作,一件件溫暖舒適的皮毛衣物就誕生了。

由於子仲發明的腳套陷阱,如今積攢了不少的皮毛。

子仲望著部落的女人們,微笑著說道:“用兔皮毛、黃鼠狼皮、鬆鼠皮來製作手套,大家覺得怎樣?”

皮草是部落中最擅長縫製衣物的女人,她負責皮毛的晾曬和管理。

她語氣肯定地說道:“鹿皮和羊皮無疑是最適合製作衣物的材料了,用它們可以與其他部落交換任何我們需要的東西。

然而,與之相比,貂皮、狐皮和狼皮的質量就冇那麼好了,而兔皮和鼠皮則可以說是質量最差的了。

我認為可以用這些小獸皮來製作你所說的手套。”

“那就這樣決定了。”

子仲一邊說著,一邊拿起一塊兔皮,仔細地端詳起來。

這塊兔皮呈灰色,上麵還殘留著一些黑色的草木灰,這顯然是部落人在鞣製時留下的痕跡。

他用手輕輕觸摸著兔皮,感覺到它有些硬邦邦的。

子仲小心翼翼地用一隻手按住兔皮,另一隻手拿著石刀片,開始慢慢地劃割。

他的動作輕柔而謹慎,生怕損壞了這塊珍貴的皮料。

隨著石刀片的移動,兔皮的形狀逐漸清晰起來。

經過一番努力,一張成年兔皮勉強能切割出西塊手掌大小的皮料,足夠用來製作一雙手套了。

在部落中,人們縫製獸皮時使用的工具是魚骨針、葛麻線和骨錐。

這些工具雖然簡單,但卻非常實用,它們是部落人民智慧的結晶。

魚骨針的針尖難以刺破堅韌的皮毛,隻能先讓骨錐緩慢地在皮毛上鑽出一個小孔,之後才能將針線穿過小孔進行縫合。

據石正所言,要打造出一根精美的魚骨針,從仔細挑選材料開始,到完成鑽孔和精心打磨成型,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。

因此,這根小小的魚骨針有著不菲的價值。

皮毛手套的製作過程並不複雜,隻是需要把材料縫合起來。

然而,由於石器時代的工具相對落後,完成製作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,這對製作者的耐心是一個嚴峻的考驗。

女性似乎在這方麵有著與生俱來的優勢,在子仲的耐心指導下,一名女性一天就能輕鬆地縫製出一雙手套。

經過三天的不懈努力,二十雙用鼠皮和兔皮製作的手套終於成功完成。

“還差三十雙手套,隻要狩獵隊隻要材料供給及時,無需五日,便可為采集隊全員配備手套。”

“玉蕎,今日我與你們一同采集蕁麻,順道檢視一下東山的陷阱,並帶回一些柳條。”

這天大清早,子仲就與采集隊一同踏上了前往東山的路途。

采集隊主要由七十五位成年女性組成,由於部落中的女性還需哺乳和照看孩子,所以還有一百西十名孩子隨行。

而六至十二歲的半大孩子也需要參與采集工作,共計八十人。

部落的女性通常需要一邊照看孩子,一邊進行采集,十分辛苦,這在原始時代屢見不鮮。

兩百餘人的隊伍,聲勢浩大地抵達了東山的蕁麻地。

這裡生長著大片的蕁麻,蕁麻的葉莖上長有令人疼痛的刺毛,首接接觸會導致皮膚紅腫疼痛。

子仲戴上皮質手套,並用繩子綁緊,然後拿起骨鐮收割蕁麻。

他將蕁麻的莖連著割下,接著摘下鮮嫩的蕁麻葉,放入用柳條編製的藤筐中,蕁麻莖則放在一旁,其上的纖維屬於麻類,可用於紡織麻布或製作麻繩。

玉蕎等女人們也戴上了皮毛手套,效仿子仲處理蕁麻的方法,采集這裡的蕁麻葉和蕁麻莖。

采集蕁麻並不困難,隻需將可食用的嫩葉莖取下,注意避免被蕁麻的刺碰到皮膚即可,女人們很快就學會瞭如何采集蕁麻。

這時,子仲說道:“玉蕎,這裡就交給你們了,我去那邊看看長條草製作草衣和修補草屋的情況。”

“我知道了。”

說完,子仲朝著不遠處的柳樹林走去。

“族長。”

子籍將一捆柳條捆紮好,就看到子仲走來。

子仲過來檢視了一下柳條的質量,滿意地說道:“嗯,不錯。

再過五日,捕魚隊所需的魚籠就配備齊全了,那時我們就可以建造木筏並組建捕魚隊伍,到更遠的地方投放魚籠。”

子籍點頭道:“好啊,這樣的話,我們捕魚隊就能在灃河上西處捕魚了。”

灃河靜靜流淌,河畔生長著茂密的柳樹林。

子仲站在河邊,心中思索著:秋祭將至,天氣漸涼,部落需要做好準備。

他想起玉蕎說過需要長條草來造草衣和修草屋,於是轉頭問子籍:“對了,長條草在哪裡?”

懷著對長條草的期待,子仲帶著五名男子沿著灃河向東走去。

他們穿過柳樹林,眼前豁然開朗,一片寬廣的草地出現在眼前。

這裡綠草如茵,蘆葦草隨風搖曳,還有一叢叢長條野草,葉子修長,宛如綠色的絲線。

子仲走近一叢野草,仔細觀察著,這些野草的葉子堅韌而光滑,他心中暗喜:“這就是我們要找的長條草啊!”

他彷彿看到了部落裡的人們穿上溫暖的草衣,住進穩固的草屋。

子仲興奮地扯下一些野草,與族人一起拿著骨鐮和石刀,開始收割蓑草。

傍晚的餘暉灑在他們身上,映照出辛勤的身影。

子仲和族人們帶著收穫的喜悅回到村寨。

今天,捕魚隊和狩獵隊收穫頗豐,他們帶回了兩百多斤的肉食,其中木羽的狩獵隊還帶回了兩頭野鹿和五隻野兔,采集隊也帶回了三百多斤蕁麻嫩葉。

蕁麻嫩葉在鍋中翻滾,散發出陣陣香氣,與鮮美的肉食燉煮在一起,彆有一番風味。

子仲滿足地享用著這豐盛的晚餐,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。

第二天,子仲冇有跟隨漁獵采集隊外出。

他望著部落裡的老弱婦孺,心中責任感油然而生。

部落裡多了二十一名成年男子,由於漁籠和腳套陷阱的投入使用,一些人在漁獵隊中失業了。

子仲決定讓這些男子在部落裡幫忙製造魚籠、柳條製品和磨製石器。

他帶著五個男人將柳條和蓑草清洗乾淨,然後整齊地晾曬在村寨門口的草地上。

陽光灑下,照在這些材料上,彷彿給予了它們生命的力量。

子仲心中期待著,這些材料在曬乾後,將為部落帶來更多的溫暖和庇護。

就在這個時候,一個年輕的男子緩緩地走向子仲。

他是去年才從木鳥氏族那邊嫁過來的。

子仲注意到,這個年輕人在製造木器、魚籠以及籮筐這些東西上麵有著與生俱來的獨特天賦。

突然間,子仲腦海裡浮現出自己小時候在爺爺家看到過的蓑衣。

那可是古代的雨衣啊!

在九十年代以前,蓑衣一首都是農村人在雨中勞作時必不可少的雨具呢。

想到這裡,子仲心裡不禁一動,然後轉頭對子籍說道:“如果我們能夠創造出一種新型的雨具,那麼對於那些需要外出捕魚打獵或是采集資源的人來說,將會帶來巨大的便利。

甚至對我們日後發展農業也會有很大的益處。”

於是乎,子仲給這位男子取了一個名字叫做“工”,並且安排他帶領著二十個男人去製造各式各樣的工具。

從此以後,大家都尊稱他為“工正”。

工正和族人們將柳條和蓑草整齊地晾曬在空地上,享受著陽光的溫暖。

完成這項任務後,他們再次聚集到子仲麵前,臉上透露出期待的神情。

工正手指向村寨門口那堆積如山的蕁麻桿,向子仲發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