淩總,你認錯崽崽媽了 作品

第115章 要走

    

-

宣安大長公主在刺史府上住了已有段時日了,她對王長史的說辭是,想等常刺史凱旋,也好當麵道賀。

可如今自家刺史年前趕不回來了,叫貴客白等了這樣久,總要有個態度說法,為穩妥起見,王長史琢磨著,先問一問侯爺的意思。

畢竟這些時日他也看出來了,侯爺與這位大長公主,十之**應是舊識。

鑒於這層舊識的身份,王長史便想著,最近讓自己頗為煩惱的那另一件事,或許也能向侯爺請教一二。

常闊的腿傷很重,至今仍無法下床,王長史到時,阿點正在房中陪著常闊說話。

阿點不知是說了什麼童言無忌的話,惹得常闊哈哈大笑。

阿點也吼吼吼地傻笑著,二人笑聲如雷,卻也不曾驚動阿點懷中抱著的橘色大貓——這是去年阿點生辰時,常歲寧送的那隻橘子,未滿兩歲的狸奴,長勢大好,已很顯幾分敦實之感,此刻窩在阿點懷中呼嚕嚕睡得正香。

聽王長史言明常歲寧年節前無法趕回的訊息,阿點略有些失望。

但他很快轉頭去安慰常闊,畢竟常叔年紀大,又有傷在身,纔是最容易難過的人——

“常叔,不要緊的,有我和橘子,榴火,還有康叔陪您過年呢!”

又道︰“再加上,喻叔他們也在的!”

常闊笑著點頭,道︰“不回來也好,今年是個寒冬,海上結了冰,加上又是逆風,貿然趕路不穩妥,將士們也太遭罪。”

打了這麼久的戰,人本身就疲憊,不如就地在東羅休整一番,東羅雖嚴寒,但妥善安置三萬將士還是很容易辦到的。

待過了四九寒天,有東風相護,便可一帆風順地凱旋。

常闊算著時間,道︰“總歸也不差這月餘。”

阿點是個很聽勸的孩子,聽常闊這般說,便也很快不再難過了,轉而道︰“那常叔您要好好養傷,多吃飯,這樣阿鯉回來時,就能見到一個白白胖胖的常叔了!”

常闊哈哈笑著應下,繼而對王長史道︰“歲寧既年前不歸,便還須告知那些欽差一聲。”

喻增等人已得聖諭,年前本也不打算回京了,隻是除喻增以外,那些個所圖落空的官員,心裡總歸不太好受就是了。

王長史應下後,見房中冇有第四人在,便又低聲問︰“那大長公主那邊……”

常闊十分自然地道︰“回頭我來同她說,她想等便等,不想等也隨她。”

王長史便點頭,神情幾分斟酌。

常闊若有所察︰“長史還有其它事?”

“是……”王長史輕咳一聲,露出一絲含蓄笑意︰“下官見侯爺與大長公主應是舊識,便想著向侯爺打聽打聽大長公主殿下的喜好……”

“喜好麼,我也不甚瞭解……”常闊思索著道︰“隻知此人行事專斷,喜食甜食蜜餞,喜著丹砂色衣衫,最愛佩翡翠與赤黃二色寶石……”

王長史有些愕然,這還叫“不甚瞭解”嗎?

看來不是一般的舊識啊。

想來他算是問對人了!

王長史便也不再遮掩︰“下官想問的是,不知大長公主殿下她……中意哪個樣式的男侍?”

常闊眉頭猛地一皺,身形坐直幾分,盯了王長史片刻,才問︰“你打聽這個作甚?”

王長史聞言隻覺侯爺果然是武將出身,自己又冇個媳婦傍身,在待客之道上,總歸失了細緻——

如此想著,王長史便細細解釋道︰“大長公主於刺史府有恩情在,待客講求投其所好,如此也是為了賓至如歸……”

常闊的臉色一陣變幻後,道︰“我跟她不熟悉,不相乾!不知道她在這上頭的喜好!”

王長史︰“……?”

方纔不是還說人家喜歡吃蜜餞?

常闊說著,被子往上拉了拉,開始趕人︰“你找旁人問去!”

又道︰“你何不直接去問她?”

說著,忽然一頓,轉頭戒備地看向一臉茫然的王長史︰“……長史有此意,應不是今日才起的心思吧?”

“是……下官這些時日,已陸陸續續送了五六個樣式不一的男侍過去,但都被大長公主打發回來了……正也因此,纔想著向侯爺問上一問……”王長史的語氣,多了分不明狀況的小心翼翼。

常闊的臉色愈發復雜。

送了五六個?!

但……全被她打發回來了?

常闊無形中炸起的毛,稍微落低了些。

王長史無聲觀望片刻,終於聽常闊道︰“……咱們刺史府不同於別處,歲寧尚且是個年輕女郎,因此不必費心折騰這些東西。不單是大長公主那裡,還有那些個欽差,也一視同仁,不宜送什麼歌姬女妓過去。”

王長史怔了一下,恍然抬手道︰“是,此事之上,是下官一時糊塗了。”

刺史大人還小呢,有些事是得避諱避諱。

“長史也是為了刺史府思慮,如此用心良苦,談不上有錯。”常闊的語氣緩和下來︰“年節將至,府中本就事忙,大長公主那邊,我讓人留意招待著就是。”

王長史應下,退出去後,卻忍不住思忖起了常闊異樣的態度。

王長史正苦苦琢磨時,半路先是遇到前來送信的金副將,而又迎麵撞見了宣安大長公主。

大長公主依舊以胡帽遮麵,挽著高髻,身披丹色狐毛披風,周身自有雍容之氣。

她身後跟著一名侍女,以及每日都會前來為常闊診看的關大夫。

王長史駐足施禮,宣安大長公主與之微頷首,即往常闊的居院而去。

看著那道背影,王長史眼中思索之色更濃了幾分。

宣安大長公主帶醫士為侯爺治傷,這原本冇什麼,但大長公主何以隔三差五地便要親自過來呢?

侯爺和大長公主到了這般年紀,又是如此身份,倒也不必忌諱什麼男女大防,尤其大長公主行事一貫隨心,不拘泥世俗眼光……

可是,這些時日接觸下來,他分明覺得這位大長公主是一副頗為高貴倨傲的皇室性子,若隻是尋常舊識,日常叫下人傳話即可,應不至於頻頻親自前來探望吧?

是什麼讓這位大長公主願意低下高貴的頭顱?

王長史心中忽然有個答案呼之慾出。

難不成……該不會……

這位大長公主,真正喜歡的樣式,莫不是常侯這種暴躁倔脾氣,一看就十分磨人的老來俏吧?!

這個猜測一出,王長史忽覺周身經脈都被打通了!

再結合常大將軍如此熟知宣安大長公主的喜好……他完全可以有更進一步的懷疑!

王長史倒吸一口冷氣,心底忽而升起一陣後怕。

他原想著,他獻上男侍招待貴客,是不懼世俗眼光的明智開化之舉,現下想來,這分明是不懼常侯耳光的自尋火化之舉!

王長史悄悄擦了擦額角冷汗,後怕之餘,又難掩心中激盪之情。

若果真如他所想,豈非常侯在手,金山我有?

這廂王長史隻覺江都來日愈發可期,另一邊,金副將送罷信,剛從常闊房中出來。

下得石階,見得那熟悉的來人身影,仍在求知苦海中掙紮的金副將,決定冒險實施自己醞釀已久的奸詐計劃——

“容娘子。”他避至石階旁,抱拳行禮間,忽有一物從袖中“不慎”滑落。

他事先在心中踩好了點,因此玉佩恰到好處地掉進了石階旁掃好的雪堆裡,以免假戲真碎——

但這樣也有一個弊端,就是玉佩掉落幾乎冇有發出任何聲音。

宣安大長公主隻是頷首,目不斜視地提裙,欲上台階。

金副將心中一急,作勢彎身去撿,同時驚撥出聲︰“哎呀!”

宣安大長公主已踏上一階,聞聲也隻是微轉頭看了一眼,未有很在意。

金副將趕忙又自語般道︰“還好冇碎,否則真不知道如何向大將軍交待了!”

宣安大長公主腳下頓住,轉過身去。

金副將恍若未覺,雙手將玉佩捧起在眼前,使勁吹了吹上麵的雪粒子。

宣安大長公主眉心微動,側身半步,微撩起胡帽垂落的月白色軟紗,定楮看了一眼,確定無誤後,才試著問︰“此物是……”

她當年給常闊的東西,怎會在這名副將手中?

“這是之前在黃水洋抗擊倭軍時,大將軍於陣前托付給在下的,原本是準備讓在下轉交給郎君的。但之後大將軍平安無事,方纔本想還給大將軍,一時隻顧著送信,竟忘了……”金副將說著,忽然一頓,露出懊悔赧然笑意,忙將玉佩收起,撓了後腦勺,似覺自己多嘴了。

然後往大將軍房中看了一眼,似猶豫要不要現在送進去,但最終還是做出了“下次吧”的表情。

演完了這一整套之後,金副將才行禮離開。

宣安大長公主站在原處,有些出神。

金副將轉過身快走了幾步,再也無法維持鎮定的神情,肩膀都因激動而微微顫抖起來——

奸詐如他,果然藉此試探出了想要的真相!

方纔那位容娘子的反應,分明是認得這塊玉佩的!

這位容娘子,十有**就是歲安郎君那位“早亡”的阿孃!

至於為何要隱藏身份,對外宣稱早亡……且待他想一個更為奸詐的辦法加以刺探!

自認奸詐的金副將,方纔那一套戲做下來,在識人無數的宣安大長公主眼中,卻稱得上紕漏百出。

大長公主很難認可金副將的演技,但是她有理由相信……這副將話中所言,並非作假。

所以,常闊於陣前生死攸關之際,是想到了她的,對吧?

又靜立片刻,大長公主適才微微彎了下嘴角,上了台階。

她進去時,阿點正追著橘子往外跑,常闊則靠在床頭看信。

信是常歲安所寫,聽聞自家阿爹九死一生的遭遇,常歲安邊寫信邊掉淚,信紙都被淚水浸得皺巴巴的,字跡也洇花了好些處。

常闊頗嫌棄︰“冇出息的臭小子……”

宣安大長公主一進來便聽到這聲嘀咕,不由放柔了聲音問︰“是歲安來信?”

“還能有誰。”常闊哼了一聲,看似隨手把信紙拍到床邊的小幾上,大長公主便走上前去,拿起來看。

此刻房中除了二人,就隻有關大夫在,作為暗中幫常闊配藥多年的醫士,他對二人的關係很是“略知一二”。

大長公主看信時,關大夫則替常闊把脈,詢問檢視傷勢恢復情況。

末了,關大夫道︰“再有半月,常大將軍應當便可試著下床拄拐走動了。”

“拄拐?”常闊問︰“往後還丟得掉嗎?”

關大夫神情幾分遲疑︰“在下不敢斷言……”

常闊便明白了,倒也豁達︰“也罷,一條腿也能用,橫豎一把年紀也冇幾年可活了,湊合著來吧!”

宣安大長公主蹙眉︰“大臘月的,說什麼晦氣話呢。”

不過……她與常闊,也的確不再年輕了啊。

任憑她保養得當,但昨日梳頭時,也忽然發現發間不知何時生出了幾根白髮。

想到這些年來的一切,大長公主垂眸珍視地將手中信紙摺疊整齊,如同在料理著多年心緒。

見她站在那裡不再說話,不知在想些什麼,和以往很是不同,常闊便主動說起歲寧年前不歸之事。

末了,常闊似渾不在意地道︰“這個年節過的,兒女都不在跟前……如此也好,一個人養傷,倒是清淨得很!”

關大夫在心中嘖了一聲,好一個故作堅強啊。

偏偏他家大長公主殿下很吃這一套——

“孩子們自有事忙,趕不回來也是正常。”大長公主道︰“大不了我和李潼留下陪你過年就是了。”

常闊微有些意外地轉頭看向她,這女人,今日怎這般好相處?竟然主動開口要留下?

大長公主挑眉︰“怎麼,不樂意招待?”

常闊︰“……偌大一個刺史府,還少你們兩雙筷子,兩盆餃子麼!”

“當誰都跟你一樣呢,我們吃餃子可不用盆。”大長公主撇了撇嘴,但嘴角也有笑意溢位。

常闊︰“那回頭給你們打倆金碗總成了吧!”

大長公主他一眼。

關大夫很是稀奇地瞧了瞧氣氛融洽的二人,見自家殿下轉頭掃來視線,立即若無其事地收回目光,並裝作很忙的樣子轉頭欣賞身側屏風,滿意點頭——嘖嘖,這屏風可真夠屏風的啊。

……

臘月裡的幽州,夜中寒風呼嘯。

駐紮在避風山腳下的軍營中,隨處燃著的火把與柴堆,驅散著些許刺骨寒意。

身披玄策軍甲冑的常歲安走進主帥帳中,抱拳行禮︰“大都督!”

盤坐於案後檢視軍報的青年抬首,一雙眸子恰如此時帳外懸掛天穹之上的冬日寒星。

明天見,晚安!(今天努力走在開始存稿準備加更的路上)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