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呼叫小說
  2. 崇禎唐通
  3. 第761章 矛盾
匿名 作品

第761章 矛盾

    

-

轟轟轟,三聲炮響!

崇禎率領所有官員將士向忠烈祠施禮。

禮畢後。

崇禎從王承恩手裡接過尚方寶劍。

王永吉邁著穩重的步伐來到崇禎麵前。

吳三桂,高第,黃得功,唐通,李性,劉肇基,袁樞,黃蜚,劉芳亮,高一功徑,袁宗第,賀錦,劉西堯緊隨其後。

“臣王永吉參見皇上!”

在王永吉的率領下,眾人向崇禎施禮。

崇禎拿起尚方寶劍,神情凝重地遞到王永吉手中,道:“今日,朕賜予你尚方寶劍!”

“此劍乃禦用之器!持此劍,違抗軍令者可斬!畏敵不前者可斬!作奸犯科者亦可斬!

“望你不負朕之所托!”

王永吉跪在地上,接過尚方寶劍:“臣王永吉定不負君恩!”

崇禎點點頭,對所有人說道:“此番平遼任重道遠,願諸君凱旋!”

“凱旋!”

“凱旋!”

在將士們聲嘶力竭的吼聲中,崇禎走下祭台。

王永吉轉回身麵向眾將,舉起了手中寶劍。

眾將依次施禮,分列左右。

緊接著王永吉下令用黑牛和白馬祭天地、祭旗。

又命中軍將官重申軍紀和賞罰標準。

號炮聲中,誓師大會結束。

當天午後。

王永吉率領九位總兵,兩位指揮使奔赴山海關。

登州巡撫袁樞和關遼登津水師總兵黃蜚冇有隨行,而是從直沽乘船返回登州,按照王永吉的計劃調兵遣將。

六天後,王永吉一行人抵達山海關。

十三萬步騎已經集結完畢。

此時的山海關一帶全是人,遍地都是睡覺的帳篷和燒飯的灶坑。

各總兵第一時間散開,尋找自已的隊伍。

找到隊伍後他們進入關城,與王永吉、吳三桂商討作戰計劃。

“總督大人,”吳三桂率先說道:“五天前關寧軍探馬在城外五十裡處發現了建奴探馬,據昨天的探報,建奴探馬的數量和頻次還在增加。”

王永吉表情嚴肅:“也就是說建奴已經知道我軍即將反攻遼東的訊息了?”

“應該是,”李性忠點頭,“建奴訊息靈通,有所察覺也算正常。”

吳三桂白了他一眼:“李總兵覺得正常?”

“難道不正常嗎?”李性忠反問,“宣大一帶我軍的夜不收日夜潛伏在蒙古部落附近,稍有異動就會傳回訊息。我軍有夜不收,建奴有奸細!”

“建奴數次入關劫掠,在搶奪人口物資的同時還留下了無數奸細。此番從九邊抽調十三萬大軍搞出的動靜非常大,建奴奸細肯定早已將訊息送往了遼東。”

吳三桂嗬嗬笑道:“看來李總兵很懂奸細。”

砰!

李性忠猛拍桌子站了起來,他指著吳三桂的鼻子:“你什麼意思?”

“冇什麼意思,”吳三桂假惺惺的賠笑:“隻是有些懷念李總兵在我帳下聽令的日子。”

李性忠此前在關寧軍擔任中軍副將,是吳三桂的手下。

後來被崇禎提拔調走成了一方主帥,與吳三桂平級。

他吳三桂受到崇禎冷落固然難受,但李性忠的成功更讓他揪心。

所以纔會出口諷刺。

李性忠好歹是李如鬆的兒子,哪裡受過這種氣,立刻陰陽怪氣的反駁:“是啊,可惜我冇有一個姓祖的舅舅。”

“你什麼意思?”這次輪到吳三桂生氣了。

“冇什麼意思,隻是有些懷念當年的遼東鐵騎。有遼東鐵騎在,什麼蛇啊鼠啊的可不敢出來亂跳!”李性忠

吳三桂頓時怒不可遏,擼胳膊挽袖子就要和李性忠動手。

唐通和黃得功距離他們最近,前者攔住吳三桂,後者攔住李性忠。

“吳總兵息怒,彆傷了和氣。”

“李總兵彆生氣,咱們的敵人是建奴,不是彼此!”

“是啊,”其他人跟著勸,“兩位總兵往日無怨近日無仇,冇必要因為口舌之爭鬨出矛盾。”

在其他人的勸阻下,李、吳二人紛紛坐下。

口舌之爭雖然停止了,但可以從他們重重地呼吸聲中看出二人還在氣頭上。

王永吉就這樣靜靜地看著二人,從始至終都冇勸架。

見二人不再爭吵,王永吉起身從後麵黃綢布包裹的盒子裡拿出尚方寶劍。

他將寶劍輕輕放在桌子上,盯著二人說道:“兩位要不出去打一架?”

“實在不行可以帶上隊伍,去關外的空地上列陣對壘,分出個你死我活!”

李性忠和吳三桂像是做錯事的孩子,低著頭不說話。

王永吉怒氣不減:“無論你們之前有何恩怨,隻要在我帳下聽令就放下恩怨,聽從指揮!”

“否則,”他輕輕撫摸尚方寶劍,“軍法無情!”

沉默許久後,李性忠率先說道:“屬下知錯,請總督大人息怒。”

吳三桂跟著說道:“總督大人息怒,屬下不敢造次。”

見兩人都已認錯,王永吉冷哼一聲:“再有下次,休怪本督無情。”

“多謝總督大人!”吳三桂和李性忠向王永吉道謝。

又聊了一會,王永吉話入正題:“此番平遼需先打通遼西走廊,而打通遼西走廊的關鍵是寧遠!”

“寧遠城三麵環水易守難攻,另據訊息稱建奴在城中囤積了數萬兵馬和數不儘的糧草!”

“有誰願自告奮勇拿下寧遠嗎?”

“屬下願往!”在所有人詫異的目光中,吳三桂站了起來。-